欢迎访问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正文

数字聚焦我校2008年科研工作

时间:2009-03-23   来源:经济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阅读:

数字聚焦我校2008年科研工作

[ 2009年3月23日 ]

在今年的科研工作会议上,校长朱崇实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全面回顾了我校2008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

科研经费: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62亿元,比2007年的2.97亿元增长了21.9%。其中,理工医科29188.72万元,人文社科6918.12万元;纵向科研经费2.19亿元,横向科研经费1.43亿元。

科研项目:理工医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6237万元,面上项目达96项,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7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1项,创新研究群体滚动项目1项;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2项,项目经费6600多万元,其中获准国家“973”计划立项3项(10个课题),戴民汉、韩家淮、袁立3位项目负责人被科技部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横向课题稳步增长,课题的领域不断拓展,单个课题的经费数不断上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有29项获准立项,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24项,横向课题立项尤其在特大型项目(经费数在100万元以上)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科研基地:新增1个国家级科技平台: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5个省级科技平台: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人畜寄生与病毒性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特色水产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福建省电镀及表面处理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固体表面涂层材料技术开发基地,新增2个市级科技平台:厦门市分子纳米技术与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绩显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东南亚研究中心获海外学者500万元研究经费捐赠,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出版《当代会计评论》(集刊),台湾研究中心提供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函表彰,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两次举办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预测发布会,“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在获取科研经费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方面有较大突破。

科研队伍:2008年新聘全职教师173人,其中外籍教师29人,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5人。新增973首席科学家3人,入选中央引进海外优秀人才计划6人(国家级人才计划),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新增“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7人、校级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4人,新增国家“创新群体” 1个,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 1个。

科研成果: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据不完全统计,各学科在一区杂志上共发表论文约65篇,在二区杂志上共发表论文约120篇。获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共申请专利282项,其中发明专利266项,实用新型16项;授权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90项,实用新型19项。2007年我校发表SCIE论文597篇、EI论文488篇、ISTP论文212篇。

人文社科2008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79篇,其中一类核心期刊557篇。在国外SSCI和A&H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被《新华文摘》转摘论文13篇。获“安子介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统计局政府奖三等奖2项。获中国人民银行政府奖三等奖1项。

社会服务:积极推介科技成果,参加第六届6•18福建省项目成果交易会,对接项目超过100项。参加9•8厦门投洽会专利技术专项对接会,对接专利项目60项。积极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科技成果推介会。

校企、校地合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分别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赣州市等大型企业、集团、地方政府签订各类合作协议。共承接福建省科技项目1400多万元,其中包括基金项目38项,重点项目26项。与福建省政府签署5项产学研合作联盟,签约合作项目9项;完成海西发展研究项目和决策咨询项目近200项。

(郑莉)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