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正文

聚焦东山会议:“东山会议”专题研讨本科生培养

时间:2006-08-17   来源:学校网站    阅读:

聚焦东山会议:“东山会议”专题研讨本科生培养


[ 2006年9月7日 ]

9月4日上午,“东山会议”进入第二天议程,专题研讨本科生培养。教务处处长邬大光做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教学》的大会报告。化学化工学院、法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的有关领导则结合本学院的实际,阐述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和思考。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主持。

在报告中,邬大光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本科教学,本科教学状态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能力。那么,我校的人才培养状态的现况如何?邬大光让数据告诉我们。31个统计图表详细描述了包括生师比、课程量、高职称教师授课、学分制和学生选课状态等十几个元素在内的本科教学状态,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邬大光认为,我校的本科教学状态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所以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是高的,社会对我校的毕业生还是认可的,特别是部分院系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上作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应该看到,我校个性化的培养机制还未建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意识还较缺乏,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同时,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本科教学基本处于应付状态,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还需要继续加强。

针对上述状态,邬大光也提出了改革思路,如把漳州校区办成基础学院,一年级全部打通,二年级按大类培养,设立主讲教师岗位,在我校办学资源不可能急剧扩张的条件下,尽可能建立共享的教学机制,如跨学院、跨系的共享课程平台。同时,提高“两个认识”即把校风学风建设和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提到新高度来认识,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建立新的激励机制,邬大光认为,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