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

首页

中心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公告 > 正文

朱孟楠教授中标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时间:2012-07-03   来源:中心    阅读:

朱孟楠教授中标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7月2日,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正式公布,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专家初评和会议答辩两轮评审,共有48个项目获准立项。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投标的《我国外汇储备的科学管理及运用战略问题研究》项目喜获中标(项目批准经费:70万元),这也是继杨灿教授之后,经济学院连续两年中标的教育部此类“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以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国家需求、铸造学术精品为目标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影响巨大。该类项目也已经成为大学彰显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和着力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全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不少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国家或地区)大幅度提高了外汇储备的持有规模。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增长,给各国管理当局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一特殊的金融资产,如果管理及运用不当或者管理效率低下,则可能给一国带来巨额的资源浪费、财富损失和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自1994年以来出现了持续、快速、大幅度增长,特别是2001年以来,储备规模从1655.74亿美元激增至2011年的31811.48亿美元,10年来外汇储备增长了近20倍。作为国家宝贵的金融资产,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在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以及更为动荡的背景下,如何将外汇储备运用与国家未来发展核心战略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安排和运用外汇储备资产,特别是如何保持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如何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如何拓展储备资产运用渠道、如何提高外汇储备运用效率以及如何加强储备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等,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系统、深入、全面地研究上述问题,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不但对储备资产运用本身,甚至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项目首席专家朱孟楠教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学术带头人之一、厦门大学一级(岗位)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福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多个全国性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其长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和台港澳、东南亚金融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在国际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选择、国际货币制度与中国货币统一、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国内重要刊物和国外SSCI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24部著作和教材,先后承担(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以及其他方面资助的43项课题研究,28项成果获有关部门奖励;曾先后出席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邀到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学习与学术交流。

据悉,此次参与本项目竞标的单位包括国内众多著名高校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朱孟楠教授负责的课题组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评选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免答辩直接立项,这既得益于其厚实的研究基础、创新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健全的科研团队和丰富的前期成果,也得益于经济学院和学校社科处所提供的一系列科研支撑条件,以及我校经济、金融国家重点学科科研攻关能力的认可与充分肯定。

(经济学院)